logologo_on
news_banner

新闻动态

北大人民医院江倩:让本土慢粒创新药走向世界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时间: 2022-11-03

11月3日,亚盛医药原创1类新药奥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的3项临床进展入选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口头报告,其中2项为其中国临床研究数据,主要研究者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江倩教授。

这将是江倩连续第五年在ASH年会上口头报告耐立克®最新进展。她说:“世界之所以如此关注耐立克®,是因为TKI耐药是慢粒治疗全球性的挑战。大家都在期待一种相比同类药疗效相当,安全性更佳的药,耐立克®让他们看到了可能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江倩教授

连续五年ASH口头报告,“慢粒中国方案”获国际瞩目

 2016年,江倩牵头开始了耐立克®的临床试验。此后多年的临床数据不断显示,耐立克®在既往TKI耐药及T315I突变的慢粒白血病患者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2018年,她首次在ASH年会上口头报告上述研究。截至目前,耐立克®的临床进展已连续五年入选ASH年会口头报告,鲜有中国创新药取得如此成绩。

 

江倩认为,耐立克®如此受世界关注的原因是“新药带来了新希望”。全球首个上市的三代TKI疗效不错,但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有美国FDA的黑框警告。病人虽然在疗效上获益,但风险大。因此,世界慢粒专家都在期待有效但更安全的药物。

正因如此,耐立克®的临床数据引发了全球慢粒专家的关注,“我记得有一年ASH年会后,一群慢粒专家找到我,直呼耐立克®的临床数据exciting!”江倩说。

2021年11月,耐立克®在中国获批上市,打破了中国伴T315I突变耐药慢粒患者长期“无药可医”的困境,也意味着中国在慢粒治疗领域的诊疗能力逐渐走向世界前沿。

攻关慢粒22年,忘不了这句“主任,这条命拜托你了”

 江倩和慢粒的缘分可追溯到2000年。当时,北大人民医院接到了一代TKI治疗慢粒的临床试验项目,这是江倩做医生后参与的首个临床试验。

随着一代、二代TKI的出现,大部分慢粒患者可长期生存,但还有约10%的患者会耐药,耐药后不及时治疗会出现疾病进展甚至威胁生命。

“在耐立克®临床试验开启前,我看到很多患者耐药,那时中国只有一代和二代药。”江倩说,“越了解慢粒,就越能共情患者受到的折磨,越希望有好药帮助他们”。

在江倩的执业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患者木头(化名)。2003年,木头确诊慢粒,2013年,木头检测出E255K和T315I突变,病情再也稳不住了。经病友介绍,他找到了江医生。“当时小伙子说,主任,你让我咋办就咋办,这条命拜托你了。”

后来,木头入组了江倩主持的耐立克®临床试验,病情持续改善,染色体也转阴了,这是他确诊19年来第一次转阴。

看得病人越多,愿意跟着她的病人也越多,不少老患者私下和她说,“江大夫,你走到哪我们跟到哪。”

为什么要加号?“用时间抢生命,就这么简单”

事实上,江倩的门诊量一直居高不下。2017年一个媒体贴身跟诊的文章显示,她一天看了91个患者。据她介绍,她最多一天看了140个病人。

“你看完就走不行吗?为什么要加号?”不少人问她。

当时,江倩每天只有十几个号,放出来就秒没。抢不到号的患者,要么买高价黄牛号,要么就只能等。等,对慢粒患者来说,是生的希望又少一天。“加号就是想给他们省点花费,用时间抢生命,就这么简单”。

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她执笔了《中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指南》和《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诊疗监测规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在诸多国际顶级杂志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2018年起,她牵头的耐立克®研究成果连续5年在ASH年会口头报告。

同时,为了让更多患者了解疾病,江倩在助手的帮助下,运营着公众号“髓遇而安”,她每周在公号上做3-4次直播,为患者线上授课或答疑解惑。

这种“用时间抢生命”的努力已看到结果。在以江倩教授为代表的血液病临床医生的努力下,产学研多方合力,让中国慢粒新药的发展上了新的台阶。功能性治愈的患者越来越多,一些难治的慢粒患者在耐立克®的帮助下,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随着越来越多肿瘤药被纳入医保,将慢粒新药纳入医保的呼声越来越多,在江倩看来也很有必要,“研发新药是为了让病人获益。如果药物确实安全有效,就应该尽快让更多病人用的起。”

关键词“北大人民江倩 态度”

如果搜索关键词“北大人民医院 江倩”,会关联出一个小小的关键词“北大人民江倩 态度”。这种关键词常常引发负面的联想,但点进去后几乎都是患者在评价江倩细心、负责。

问及这个小发现时,江倩爽朗一笑:“我特能理解,大家看到‘态度’俩字会有负面想法;但医生是人,有时候也会有不舒服的时候,所以也要理解医生。”

江倩坦言,国外医生和患者的沟通一般在40分钟,“这种状态确实很好,但在中国,如果每个人交流40分钟,我看不了那么多人。”

而且在门诊中,患者的问题有很多共性,比如药怎么吃,能不能停药等。为了让更多患者了解,江倩会在公众号“髓遇而安”上用视频和音频的科普,让患者一下就明白。

她说,“我曾问我的患者,你们是想我每天把几个病人看得透透的,但大多数人看不上病,还是让我去帮助更多人呢?这时个个都想看了。所以医生态度不好,也是着急去帮助更多病人。我的态度就是让病人获益!”

责编:王卓

©2022年亚盛医药版权所有备案号:苏ICP备120646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