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亚盛医药(6855.HK)今日宣布,公司原创1类新药奥雷巴替尼片(商品名:耐立克®)自2021年11月25日获批、2022年1月1日获纳入首个商业保险,至今已可在29个省230个城市报销,包括大病保险和城市定制型商业保险报销。这一成果累计覆盖1.6亿参保人,大大降低了耐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用药负担。
耐立克®上市一年以来,亚盛医药在加速推进该品种在各地惠民保落地的同时,也积极参与《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推动耐立克®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22年9月17日,在国家医保局最新公布的《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中,耐立克®顺利入围。
在可及性提高的同时,耐立克®的临床价值也不断获得认可。如今,该品种已获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和中国抗癌协会《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推荐,治疗伴有T315I突变的既往TKI耐药慢粒患者(CACA指南亦推荐该品种用于治疗接受过2种以上TKI耐药或不耐受的慢粒患者)。值得一提的是,在于近几周刚刚落幕的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亚盛医药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在这一全球血液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舞台展示了3项耐立克®的临床进展。这是该品种的临床进展连续第五年入选ASH年会口头报告。五连冠的新纪录,体现了国际血液专家对该品种临床价值和潜力的高度关注与认可,这也是中国创新药鲜少取得的耀眼成绩。
耐立克®是亚盛医药原创1类新药,为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伴T315I突变耐药CML治疗有效药物,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和突破性治疗品种。该品种的上市,填补了国内临床治疗空白,具极大社会价值。耐立克®在全球层面具有Best-in-class(同类最佳)潜力。CML是一种与白细胞有关的恶性肿瘤。随着靶向BCR-ABL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上市,CML的治疗方式得以革新。尽管第一代和第二代TKI对慢粒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益,但TKI耐药一直是CML治疗的主要挑战。BCR-ABL激酶区突变是TKI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中T315I突变是常见的耐药突变类型之一,在耐药CML中的发生率可达25%左右。伴有T315I突变的CML患者对目前所有一代、二代BCR-ABL抑制剂均耐药。在耐立克®获批上市前,中国伴T315I突变耐药CML患者长期面临无药可医的困境。
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博士表示:“很高兴这一年来耐立克®被纳入多地重特大疾病补充保险或惠民保报销,非常感谢相关部门的支持与认可!我们深知,耐立克®这一填补临床空白的创新药物对患者的意义所在,因此从未停下提升其可及的步伐。看到耐立克®这一中国原创、全球领先的药物正在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我们感到无比欣慰。未来,公司将积极探索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与多元的创新支付方式,加速推进耐立克®惠及更多患者。”
关于亚盛医药
亚盛医药是一家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2019年10月28日,亚盛医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55.HK。
亚盛医药拥有自主构建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向药物设计平台,处于细胞凋亡通路新药研发的全球前沿。公司已建立拥有9个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1类小分子新药产品管线,包括抑制Bcl-2、IAP 或 MDM2-p53 等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的抑制剂;新一代针对癌症治疗中出现的激酶突变体的抑制剂等,为全球唯一在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领域均有临床开发品种的创新公司。目前公司正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开展50多项I/I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耐药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核心品种奥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曾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和突破性治疗品种,并已在中国获批,是公司的首个上市品种。该品种还获得了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孤儿药资格认定、以及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截至目前,公司共有4个在研新药获得16项FDA和1项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2项FDA快速通道资格以及2项FDA儿童罕见病资格认证。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中“重大新药创制”专项5项,包括1项“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及4项“创新药物研发”,另外承担“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1项。
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亚盛医药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并与UNITY、MD Anderson、梅奥医学中心和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默沙东、阿斯利康、辉瑞等领先的生物技术及医药公司、学术机构达成全球合作关系。公司已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的原创新药研发与临床开发经验的国际化人才团队,同时,公司正在高标准打造后期的商业化生产及市场营销团队。亚盛医药将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加速推进公司产品管线的临床开发进度,真正践行“解决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使命,以造福更多患者。
前瞻性声明
本文所作出的前瞻性陈述仅与本文作出该陈述当日的事件或资料有关。除法律规定外,于作出前瞻性陈述当日之后,无论是否出现新资料、未来事件或其他情况,我们并无责任更新或公开修改任何前瞻性陈述及预料之外的事件。请细阅本文,并理解我们的实际未来业绩或表现可能与预期有重大差异。本文内所有陈述乃本文章刊发日期作出,可能因未来发展而出现变动。